先来看看最终制作出来的效果图:
这篇教程是一个非常经典的C4D教程。想提升C4D设计技能的同学们,可以来学习一下。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制作好的效果图: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学习环节,每个制作步骤都列出来了,一起动手吧!
这个教程里边运用的都是C4D的基础知识,主要面向刚入C4D的新同学。希望各位同学通过教程学会方法,多加练习。下面来看制作好的效果图
下面为大家罗列制作步骤,快来一起学习吧!
知道如何建的模型,用的什么材质,那接下来所有的操作就比较简单了!
以上部分都做好以后,剩下的给渲染设置加全局光照和环境吸收,然后开始渲染....
今天教C4D学习者们使用Cinema 4D来制作一个超简单样条约束小动画,教程适合初级新手学习制作C4D动画,制作难度一般。
首先
新建一个圆环
也可以试试其他形状
然后在运动图形找到文本
输入自己喜欢的文字
然后调整文本的参数
调整好后给文本添加样条约束
如图
然后把圆环赋予样条约束中的样条选项
如图
接下来打个组
复制一个,然后调整大小
如图
做到这一步后就可以添加动画了
找到样条约束中的偏移选项
第一帧处为100%
第二帧处为0%
然后右键偏移选项,打开函数曲线
把函数曲线调整为平直状态
最后添加灯光
然后调整好渲染设置,就可以渲染了
最终效果
好了,教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最后说一句:
教程只是一种思路,使用的工具和参数设置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来尝试,同一种效果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完成,关键是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达到最终效果,这才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方式。
一、制作魔方(1)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立方体"。
2.在透视图模式下,按【C】键将其转化为可编辑对象,选择边模式,按【Ctrl+A】键全选所有的边。
3.在透视图模式下,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倒角"。
4.在右下角的倒角窗口中,将偏移修改为"20",细分修改为"5",深度修改为"100%"。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创建材质
1.新建一个材质球,进入反射通道,添加一个"GGX"。
2.在层颜色中选择"菲涅尔"。
3.将层1的不透明度修改为"15%"。
4.将材质球赋予"立方体"。
5.将素材拖曳至C4D内,新建五个材质球,用吸管工具分别吸取"黄""橙""蓝""红""绿""白"六种颜色。
6.修改材质球名称,分别命名为"橙色""黄色""蓝色""白色""红色""绿色"。
7.在透视图模式下,分别将"橙色""黄色""蓝色""白色""红色""绿色"六种材质球赋予给"立方体"的六个面。
三、制作魔方(2)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克隆"。
2.将"立方体"拖曳至"克隆"内,使其成为"克隆"的子集。
3.在右下角的克隆对象窗口中,将模式修改为"网格排列",尺寸统一修改为"405"。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4.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分裂"。
5.选择菜单栏中运动图形的效果器中的"继承"。
6.选择"分裂",在右下角的分裂对象窗口中,选择效果器,将"继承"拖曳至"效果器"内。
7.新建一个"空白"对象,选择"继承",在右下角的继承窗口中,选择效果器,将"空白"拖曳至"对象"内。
8.添加一个"运动图形选集"。
9.在透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点。
10.选择"继承",在右下角的继承对象窗口中,将"空白"拖曳至"对象"内。
11.在透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点。
12.在下方的时间轴中,点击"记录活动对象"。
13.在0秒的时候K一帧。
14.按【R】键切换到旋转工具,将魔方最上面的一圈旋转"90°"。然后点击"记录活动对象"在第15帧的时候K一帧。
15.选择"分裂",在右下角的分裂对象窗口中,选择效果器,将"继承1"拖曳至"效果器"内。
16.在透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点。
17.选择"继承",在右下角的继承窗口中,将"空白.1"拖曳至"对象"内。
18.使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图中所示的点。
Tips:搭建一个简单的场景,渲染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制作碟身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球体"。
2.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分段修改为"50"。
3.在透视图模式下,按【C】键将"球体"转化为可编辑对象。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将球体压扁。
4.在顶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面。
5.在透视图模式下,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挤压"。
6.参考右视图和透视图,按住Ctrl键向下拖曳出一定的高度。
7.调整图层命名,将"球体"重命名为"碟身" 。
二、制作防护罩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球体"。
2.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将分段修改为"80",同时将类型修改为"半球体"。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3.在菜单栏中选择模拟中的布料,添加一个"布料曲面"。
4.调整图层命名,将"球体"重命名为"防护罩",并将其拖曳至"布料曲面"内,使其成为"布料曲面"的子集。
5.在右下角的布料曲面窗口中,将厚度修改为"3cm"。
6.结合四视图,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
三、制作装饰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管道"。
2.在右下角的管道窗口中,调整内部半径、外部半径、高度。同时勾选"圆角"。
3.暂时关闭所有的图层,在透视模式下,新建一个"球体"。
4.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将分段修改为"100"。
5.添加一个"克隆"效果器。将"球体"拖曳至"克隆"内,使其成为"克隆"的子集。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6.在右下角的克隆对象窗口中,将模式修改为"放射",数量修改为"10",平面修改为"XZ"。
7.选中"球体"对象,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将半径修改为"2.3"。
8.新建一个"球体"。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将半径修改为"9.215",同时将类型修改为"半球体"。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9.新建一个"螺旋",在右下角的螺旋对象窗口中,将起始半径修改为"5 ",开始角度修改为"0°",终点半径修改为"0",结束角度修改为"1887°",高度修改为"30",平面修改为"XZ"。
10.新建一个"圆环",将半径修改为"0.2",然后新建一个"扫描",将"螺旋"和"圆环"拖曳至"扫描"内,使其成为"扫描"的子集。
11.新建一个"球体"。
12.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效果如下图所示。
13.在右下角的球体对象窗口中,勾选"透显"。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四、置入模型
1.将素材"小黄人"置入透视图中。
2.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同时调整手部的位置。效果如下图所示。
3.将"小黄人"的材质球分别拖曳给"飞碟"。
Tips:搭建一个简单的场景,渲染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昨天一个学员同学问我,甜甜圈在C4D中该怎么做?我想了想,决定直接出个教程,把制作方法分享给大家。
效果图: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建模
1、新建一个"圆环",将导管半径适当调大一些,N~B,切换为光影着色(线条)。
2、将圆环C掉,进入正视图,切换面模式,用框选工具选中上半部分的面。
3、切换回透视视图,鼠标右键——分裂,这时会将所选的面,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对象。
4、选择分裂出来的对象,Ctrl+A全选所有面,右键——挤压,并挤压出来一定的厚度。
5、分别给这两个对象添加细分曲面生成器,要注意需要将细分曲面作为父级,然后依次对两个对象重命名为"面包"、"巧克力"。
6、选中"巧克力"图层,右键——当前状态转对象,并将之前的"巧克力"图层进行隐藏。
7、点击新转换的"巧克力"图层,在右上角界面菜单里选择"Sculpt"。
8、在雕刻界面中,切换N~A光影着色,点击两下"细分"。
9、在工具栏中选择"拉起"工具,调节"尺寸"和"压力"的参数,在巧克力表面上拖动鼠标进行拉起操作,制作巧克力表面的纹理。
10、使用"抓取"和"膨胀"工具,调节细节,制作出巧克力酱流体的质感。
11、点击右上角界面菜单,切换回"启动",新建一个"胶囊",在运动图形中找到"克隆",将"克隆"作为"胶囊"的父级。
12、点击克隆,在右下方属性栏中,模式改为"对象",同时将巧克力图层拖入下方的对象框中,分布改为"表面",数量适当调大,最后选中胶囊,缩小至合适尺寸。
13、将克隆中的子级胶囊,复制2次,一共得到3个子级胶囊,将克隆整体命名为"糖果"。
14、新建一个平面,调节大小。将所有对象群组,命名为甜甜圈A,复制一个,调节位置,命名为甜甜圈B。
二、材质
1、新建一个材质球,作为巧克力的材质。颜色通道中纹理改为"菲涅耳",并修改渐变的两个颜色。
2、反射通道添加GGX,层菲涅耳中选择"绝缘体",将"亮度"调整为45%,适当调节"粗糙度"。
3、将材质球复制一个,作为面包的材质,调节颜色通道中的菲涅耳渐变颜色。
4、在反射通道中将粗糙度修改为30%,接着在凹凸通道中将纹理改为噪波,点击噪波黑白纹理图,将全局缩放修改为3%,低端修剪改为60%。
5、将巧克力材质球复制3个,作为糖果材质,分别修改颜色通道中的颜色。
三、灯光
新建灯光作为主光源,颜色偏暖一点,投影改为"区域",衰减改为"平方倒数——物理精度"。将灯光进行复制作为辅助光,颜色调节偏冷一点,接着调节强度等参数。若是觉得场景较暗,可以再多几个辅助光(或者新建一个天空,只赋予发光材质,用于提亮整个场景)。
四、渲染
找到合适的角度,打摄像机。渲染设置中,勾上全局光照和环境吸收,调节出图预设及采样,进行渲染。
五、后期
将渲染出来的图,导入PS中进行后期调色,最终效果如下~
先来看看效果图:
不多废话,直接开始
首先
找到"运动图形"—"文本"
输入一个你喜欢的文本
我这里就输入"p"
然后调整文本的参数值
改为"圆角封顶"
类型为"四边形"
接下来将文本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然后再新建一个"平面",把平面也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如图)
接下来给平面添加一个"碰撞体"
给文本添加一个"柔体"
播放动画,就变成这个效果了
接下来进入"面模式"
然后"ctrl+a"全选面
右键选择"优化"
(这步很重要)
优化之后再按动画播放,文字就不会散开了
给文本添加一个"细分曲面"
接下来进入"柔体"选项
设置他的值
将"跟随位移"和"跟随选转"的值改为"20"
这里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接下来就要添加关键帧了
找到"压力"选项
第一帧为"0"
第二帧为"200"
第三帧为"200"
第四帧为"0"
时间轴如下
接下来复制一个"平面",搭建一个简单的场景
然后再添加材质球,参数如下:
场景的材质:
文字的材质:
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不透明度
反射
最后将材质赋予
新建两个"灯光"
灯光投影改为"区域"
然后调整灯光的位置
然后再复制几个文字,渲染输出就可以了,我这里就不添加什么全局光和环境吸收了
接下来导出动画
将"帧范围"改为全部帧
然后开始渲染
最后将导出的序列放进ps里就可以了
效果如下:
首先我们先新建一个球体
然后设置球体的材质
在"纹理"——"表面"——"棋盘"
给球体添加一个棋盘的贴图
然后进入"棋盘"贴图的选项,设置他的参数
下面我们进入"反射"选项
添加一个"传统反射"
然后设置"反射"的值,参数如下:
设置好材质的参数后就将材质赋予球体
接下来要给球体添加一个"克隆"
在菜单栏找到"运动图形"——"克隆"
把球体嵌套在克隆下面
克隆的模式为"网格排列"
然后设置球体的数量和间距
数量和间距根据自己的喜好
接下我们给他添加一个"地面"
然后添加材质
材质参数如下:
右键地面图层
给地面添加一个"碰撞体"标签
然后右键球体图层
给球体添加一个"刚体"标签
然后点击动画播放按钮,就有动画了
然后找个角度,渲染输出就可以了
如果发现场景有点暗的话可以添加灯光,也可以输出图片后放进PS去调整亮度
效果如下:
下面再导出一张GIF图
我这里就先导出序列图
在渲染设置里设置他的"帧范围"
我这里是0-250帧
然后格式为jpg
然后另存为
类型为"动画"
然后设置他要导出的帧范围
最后把导出的序列图放进ps
然后导出gif就可以了
好了,教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最后说一句:
教程只是一种思路,使用的工具和参数设置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来尝试,同一种效果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完成,关键是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达到最终效果,这才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方式。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制作糖果
1.打开CINEMA 4D,进入默认的透视视图界面。
2.在透视视图界面下,选择工具栏中的"参数化对象"中的"球体"对象,新建一个"球体"对象。
透视视图界面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制作糖果棒
1.在透视视图界面下,选择工具栏中的"参数化对象"中的"圆柱"对象,新建一个"圆柱"对象。
透视视图界面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2.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
3.在"对象"中,将半径修改为"10 cm",高度修改为"300 cm"。
4.在透视视图界面下,按鼠标滑轮调出四视图。
5.在正视图窗口上单击鼠标滑轮进入正视图。在正视图界面下,按住鼠标左键,沿着绿色箭头的方向,将"圆柱"对象向下拖曳一定的距离。
6.在正视图界面下,按鼠标滑轮调出四视图。
7.在透视视图窗口上单击鼠标滑轮进入透视视图。
三、渲染
1.在材质窗口中,在空白处双击新建一个"材质"。
2.双击"材质",进入材质编辑器。进入"颜色"通道,选择"纹理"的"表面"中的"棋盘"。
3.材质编辑器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双击棋盘格进入"着色器"。
4.在"着色器"中修改"颜色2"的参数,将"H"修改为"300°",将"S"修改为"75%",将"V"修改为"100%",然后单击"确认"按钮。将"U频率"修改为"0",同时将"V频率"修改为"4"。
5.在"反射"通道中,单击"添加"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GX"。
6.在"反射"通道中,将"层1"中的"粗糙度"修改为"10%",将"层颜色"中的"亮度"修改为"20%"。
7.在材质窗口中,将"材质"重命名为"糖果"。
8.将"糖果材质"赋予"球体"对象。
9.在材质窗口中,在空白处双击新建一个"材质"。
10.双击"材质",进入材质编辑器。进入"反射"通道,单击"添加"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GX"。
11.在"反射"通道中,将"层1"中的"粗糙度"修改为"10%",将"层颜色"中的"亮度"修改为"20%"。
12.在材质窗口中,将"材质"重命名为"糖果棒"。
13.将"糖果棒材质"赋予"圆柱"对象。
14.在材质窗口中,将"糖果"重命名为"糖果1",然后按【Ctrl+C】键复制一份,按【Ctrl+V】在原位粘贴两份,同时将这两种"材质"分别重命名为"糖果2""糖果3"。
15.同时选中"圆柱"对象和"球体"对象,按【Alt+G】编组,并重命名为"糖果1"。然后按【Ctrl+C】键复制一份,按【Ctrl+V】在原位粘贴两份,同时将这两个组分别重命名为"糖果2""糖果3",替换"球体"对象的材质,制作不同颜色的棒棒糖。
透视视图界面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16.将素材"背景"置入。
17.透视视图界面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18.渲染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最终效果:
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一、制作蛋糕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圆柱"。
2.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半径修改为"100",高度修改为"50",高度分段修改为"5",旋转分段修改为"36"。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3.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封顶,勾选"圆角",将分段修改为"10",半径修改为"5"。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4.选中"圆柱"对象,按【C】键将其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5.选中"圆柱"对象,将其重命名为"蛋糕",按【Ctrl+C】键复制,再按【Ctrl+V】键粘贴。
6.打开"视窗单体独显"。
7.在右视图模式下,选择点模式,使用框选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点,然后按Delete键删除。
8.打开"关闭视窗独显"。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9.在透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一圈面,然后按Delete键将其删除。
10.使用框选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面,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挤压"。
11.在右下角的挤压窗口中,将偏移修改为"3",同时勾选"创建封顶"。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2.新建一个"细分曲面"。
13.将"蛋糕.1"拖曳至"细分曲面"内,使其成为"细分曲面"的子集。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4.选中蛋糕,复制三份,分别重命名为"蛋糕(大)、蛋糕(中)、蛋糕(小)"。
15.结合四视图,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大小,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制作装饰
1.新建一个"文本"。
2.在右下角的文本窗口中,选择对象,将深度修改为"3",细分数修改为"1"。文本修改为"happy birthday",字体修改为"Lobster"、粗细修改为"Regular",对齐方式修改为"中对齐",高度修改为"25",水平间隔和垂直间隔均修改为"0"。
3.在透视图模式下,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效果如下图所示。
4.添加一个"扭曲"效果器。
5.将"扭曲"效果器拖曳至"文本"内,使其成为"文本"的子集,然后调整扭曲的强度。
Tips:效果如下图所示。
三、制作奶油
1.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圆柱。
2.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半径修改为"60",高度修改为"200",高度分段修改为"4",旋转分段修改为"16"。
3.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封顶,取消勾选封顶。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4.在透视图模式下,选择"圆柱"对象,按【C】键将其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5.在透视图模式下,选择线模式,使用框选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边。
6.在透视图模式下,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关闭Y轴,按住鼠标左键在空白处进行拖曳。
7.在透视图模式下,使用实时选择工具,按【U+L】键进行循环选择,选择顶部的一圈边。
8.在透视图模式下,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将X轴、Y轴、Z轴的数值修改为"0"。
9.在透视图模式下,选择点模式,使用框选工具选择图中所示的点。
10.在透视图模式下,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按住鼠标左键在空白处进行拖曳。
11.在透视图模式下,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封闭多边形孔洞"。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6.新建一个"螺旋"。
17.将"螺旋"拖曳至"圆柱"对象内,使其成为"圆柱"对象的子集。
18.在右下角的螺旋对象窗口中,将角度修改为"100°"。
19.新建一个"细分曲面"。
20.将"圆柱"对象拖曳至"细分曲面"内,使其成为"细分曲面"的子集。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21.添加一个"克隆"效果器。
22.将"奶油"拖曳至"克隆"内,使其成为"克隆"的子集。
23.在右下角的克隆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模式修改为"放射",数量修改为"10",半径修改为"69",平面修改为"XY"。
24.在透视图模式下,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效果如下图所示。
四、制作五角星
1.新建一个"星形"。
2.在右下角的星形对象窗口中,将内部半径修改为"5",外部半径修改为"10",点修改为"5"。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3.在透视图模式下,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效果如下图所示。
4.选中"星形"对象,按【C】键将其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5.添加一个"放样"效果器。
6.将"星形"拖曳至"放样"效果器内,使其成为"放样"效果器的子集。
7.选中"放样"效果器,按【C】键将其转化为可编辑对象。
8.选中"放样"对象,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挤压"。
9.在右下角的挤压对象窗口中,将偏移修改为"2",同时勾选创建封顶。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0.在透视图模式下,新建一个"圆柱"。
11.在右下角的圆柱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半径修改为"0.3",高度修改为"30",高度分段修改为"1",旋转分段修改为"36"。
12.在透视图模式下,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效果如下图所示。
13.选中"五角星"对象,将其复制三份。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效果如下图所示。
五、制作装饰
1.新建一个"文本"。
2.在右下角的文本窗口中,选择对象,将深度修改为"3",细分数修改为"1"。文本修改为"2019",字体修改为"Lobster"、粗细修改为"Regular",对齐方式修改为"中对齐",高度修改为"25",水平间隔和垂直间隔均修改为"0"。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3.新建一个"螺旋"。
4.在右下角的螺旋对象窗口中,将起始半径修改为"60",开始角度修改为"0",终点半径修改为"200",结束角度修改为"1650"。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5.新建一个"胶囊"。
6.在胶囊对象窗口中,选择对象,将半径修改为"50",高度修改为"200",高度分段修改为"100",封顶分段修改为"8",旋转分段修改为"36"。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7.添加一个"样条约束"效果器。
8.同时选中"样条约束"和"胶囊",按【Ctrl+G】键编组。
9.选中"样条约束"对象,在右下角的样条约束窗口中,将轴向修改为"Y"。
10.选中"胶囊"对象,将半径修改为"12",高度修改为"500",高度分段修改为"200",封顶分段修改为"10",旋转分段修改为"90"。
11.选中"螺旋"对象,在右下角的螺旋对象窗口中,将起始半径修改为"0",开始角度修改为"0",终点半径修改为"100",结束角度修改为"1650",半径偏移修改为"50",高度修改为"0",高度偏移修改为"50"。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2.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
13.新建一个"圆柱",选中"圆柱"对象,将半径修改为"1.4",高度修改为"70"。
Tips:透视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14.置入"甜甜圈"和"冰激凌"素材,按【T】键切换到缩放工具调整大小,按【E】键切换到移动工具调整位置,按【R】键切换到旋转工具调整角度。
15.直接利用甜甜圈和冰激凌中的材质球,分别赋予给不同的图层,效果如下图所示。
Tips:搭建一个简单的场景,渲染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一、创建圆环
1.动画的主体是一个环,所以我们先来创建一个环。
2. 调整圆环半径到合适大小,分段可以先增加一些,后面我加到了144,没别的意思,就是72x2。
3. 先把圆环立起来。(先立起来,保平安。下文中应用螺旋变形器之前没立起来,可能会导致螺旋方向不正确)
二、创建螺旋变形器
1.创建螺旋变形器。
2.将螺旋应用给圆环,在对象管理器上按住螺旋拖动到圆环图层上,出现向下箭头时果断点松手。
3.应用成功后,将螺旋变形器拉长,使螺旋变形器在旋转到较大的角度时也能将圆环包裹住。1200是因为我老家村里人都觉得12吉利。
三、创建圆环旋转动画
1.选中圆环,在0帧位置,R.P的旋转角度为90度时按下左侧录制键,打下关键帧。
2. 在30帧位置,将R.P的旋转角度设为310度,并打下关键帧。至于为什么是30帧和310度,因为在下文中要讲到的观察角度上看,我觉得这两个值这么搭配这样比较好看(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螺旋扭转导致圆环的线条在透视角度下明显粗细不均的状态)
3.在90帧位置,将R.P的旋转角度设为450度,并打下关键帧。90帧是C4D默认动画时长,为了能在5分钟里做完,哥,这个我们就不改了。450度是为了跟最开始的90度相减得到完整的一圈360度,好让圆环回到最初的角度。此时,点击时间轴上绿色的播放键,圆环能做一圈忽快忽慢的旋转运动了。
四、创建螺旋变形器角度动画(扭转动画)
1. 真正的特效要来了。在对象管理器中选中螺旋,在时间轴20帧处,螺旋角度值为0度时,打下关键帧。为什么是20帧处,为毛不从0帧开始。因为前面20帧圆环要酝酿一下,给人家20帧准备工作怎么了,1秒时间都不到,不过分吧。认真脸说,圆环先转起来,积攒一点势能,再发生形变,这样的动画更自然一点。不过我这教程里也没有做得很自然,旋转方向跟扭转方向不一致,运动速度也还需要优化,但是为了你五分钟就能学会,我忍了。
2. 在45帧时,将螺旋角度设为1200度,对,还是1200,原因同上。打下关键帧。
3. 在90帧时,将螺旋角度改回0度,打下关键帧,圆环恢复原貌。
五、创建摄像机/选择视角
1. 输出动画时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角度,所以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视角,可以通过创建摄像机,调整好角度,再以该相机视角输出动画。也可以直接切换视图,看看有没有能直接用的·。点击预览视窗右上角的切换视图按钮。你看右下角正视图这个角度刚刚好。
2.(如果用上述选择视图的方式定下了输出视角,下面创建摄像机这一步就可操作可不操作了,毕竟说好的只要5分钟,不要让你的鸡友等太久)
创建摄像机的方法则是如下图创建一个摄像机。
3.将摄像机坐标旋转角度都归0(如果发现你的圆环不见了,别慌,在对象管理器中选择圆环,按一下O,是欧,不是零,他就就回到你的视野里了),同样的,我们拥有了一个合适的可输出动画的视角。
六、选择材质
1.效果图里不会是骗人的,所以我们要上个材质来实现效果图中单色的线条效果。创建一个材质球,双击打开材质编辑器,勾选发光,一个纯白的材质球就有了。
2. 点击"渲染到图片查看器"图标,可以看到渲染器中的圆环已经变成白色,仔细看圆环的曲线不是很圆滑,前面叫你多加点分段数时不知道你有没有听,没有听也没关系,现在还可以回去再加点,我加到144就好多了。
在AI中绘制好字体的基本样条
绘制好后存储为AI8文件
保存好后打开C4D预设文件
在C4D页面中的文件菜单中找到合并
选择存储好的AI文件
按住SHIFT键多选选中刚刚导入进来的样条,将其移动到平面上方,方便查看。移动后效果如图中所示
按SHIFT键多选选中样条线,使用旋转工具(快捷键R)进行90度的旋转,旋转后效果如图所示
选中图中所示的两根样条,鼠标右键呼出菜单后选择连接对象加删除
新建一个挤压命令,将刚刚得到的样条线给到挤压当中,挤压的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
使用移动复制的方法向上复制一份(移动复制:按住CTRL键加鼠标左键拖拽)
选中图中所示的样条,新建一个挤压,把选中的样条给到挤压
挤压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选中图中所示的样条,将其移动到两个挤压物体之间的位置
新建一个5CM的圆环,新建一个扫描,对样条使用圆环进行扫描操作,扫描参数如下图所示
新建一个40X40cm矩形框,对矩形框进行塌陷操作,到点模式下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倒角,倒角参数如图中所示
原地复制一个样条,新建一个扫描命令,使用矩形框对复制出来的样条6进行扫描,扫描的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
选择刚刚得出的两个扫描体,向下进行移动复制
将四组模型移动到相对应的地方,如下图所示
移动复制出路径6,将其移动到两条扫描的中间的位置.新建一个40cm圆环,新建一个扫描命令,使用圆环对样条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如图所示
扫描4调整好后,原地复制出扫描5,扫描5的具体参数如图所示
找到之前的矩形框,原地复制一份矩形框,新建一个扫描,使用矩形框对样条进行扫描,并对矩形框的宽高进行适当调整,扫描的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
原地复制路径7,新建一个5CM的圆环后,使用扫描命令对样条进行扫描,效果如图所示
选择刚刚的出的两个扫描物体适当调整他们的位置,新建一个圆柱,圆柱的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调整好后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移动复制出一个圆柱体,圆柱的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
对两个圆柱体进行编组并移动复制到相应的地方,打开摄像机视角后对模型进行全部编组,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并且是模型贴合地面,对模型进行详细的分组,便于上材质.把材质拖拽到相对应的模型上.
材质上好后,点击渲染
完成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科迅课堂。
这次我们只用到一个工具,不是999,不是99,就一个工具就可以把好看的剪纸风格拿下。
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方的小伙子的三个主要参数
我们转过来看一下,后面是空心的
细心的你们发现了对象旁边有一个封顶
点开之后出现以下参数,正常我们都会用圆角封底,如果没有圆角封顶,渲染就会显得很平
选完之后出现一个半径,半径是大小,步幅为平滑性。
接下来,我们开始我们的C4D插画之旅
剪纸风格的特点:纸的厚度表现个纸的质感
在AI中提取路径,保存为AI8
导入C4D
加上挤压
移动一下,产生错误效果。
最终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加上材质球。
那么我们这节就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